跨境电商的一个短板就是跨境物流,海外仓是补足此短板的方法之一。目前中国海外仓数量已经超过1900个,总面积超过1350万平方米,业务范围辐射全球,其中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主要国家和韩国、日本等亚太国家的海外仓数量占据绝大多数。
跨境电商新模式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。跨境物流作为跨境电商交易的最后关键环节,决定着出口对外贸易的竞争力。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,对物流企业来说,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机遇。海外仓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物流无法解决的问题,中国海外仓企业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民俗差异,积极探索该业务本土化路径,高效提升了国际货运能力。
海外仓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。目前中国海外仓投资建设主要分布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美、英、德等发达国家和地区,这些地区昂贵的土地租金则是目前海外仓企业发展的拦路虎。比如顺丰在美国的最大仓库建设面积达3万平方米,每年租金就超过300万元,再加上高昂的人力成本、运营成本,一般企业很难吃得消。此外,跨境电商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较高,比如标签、包装、客服、售后的本土化等,这些需求目前均尚未得到满足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。
为进一步推动海外仓建设,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推进。2016年开始,工作报告就多次对海外仓建设作出细致规划。日前,商务部牵头提出,将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列为“十四五”期间商务部门要重点做好的八方面工作之一。
为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,推动海外仓网络发展,商务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:一是强化主体培育。鼓励传统外贸企业、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海外仓建设。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出口信保等金融产品创新力度。二是推动数字化发展,鼓励海外仓企业对接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、国内外电商平台等,匹配供需信息,探索建设海外物流智慧平台。三是加强标准建设。推动制定一批海外仓领域的国家、行业、团体等标准,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四是完善海外仓网络。支持企业加快重点市场海外仓布局,完善全球服务网络,推动跨境电商企业更好服务全球消费。